产品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博士5人(2人在读),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2021年南太湖优秀高端文化人才B类1人,2023光华龙腾奖浙江省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1人,硕士生导师4人,专业教师具有硕博士学位达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本专业是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多数教师具有行业协、学会背景,研究方向涵盖产品设计各领域。本专业教师共主持2项国家文物局珍贵文物防御性保护项目,获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900余万元;教师作品获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意大利A’design设计奖、欧洲产品设计奖等国际奖项20余项,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1次;主持文化部、教育部、省哲社科研、省教改及市厅级项目2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4部,在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近三年服务地方横向经费600余万,服务单位包括:万科、三一重工、人民文旅、长城科技、正大青春宝等企事业单位。专业建设有模型实验室、设计创作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与广州、上海、杭州、南京、嘉兴、湖州等地30余家设计单位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实训场地。
师生作品获设计界奥斯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围绕湖州师范学院设计学科“服务美丽乡村、幸福都市”的发展使命,深度融合江南水乡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与浙北地区独特的绿色生态、康养宜居城市特色,旨在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具备“生态立基、人文传承、康教融合”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业产品创新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绿色家居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康教结合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前沿知识,并具备熟练运用乡村本土生态材料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新技术的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前沿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紧密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需求,其核心特色在于深度融合区域生态优势与人文底蕴,强调与人文艺术、师范教育、医疗健康及信息科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构建“绿色材料+文化创新”与“数字技术+商业应用”并重的教学体系,本专业致力于提升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采用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思考与研讨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灵活的成果评价机制,营造多元化、创新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同时,以“学科竞赛+产教深度融合”为驱动,鼓励学生紧跟行业前沿,培养学生具备交叉知识背景与坚实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创新发展和制造业转型贡献力量。
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现场
四、实践活动
本专业设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分别开设《传统技艺与地域文化考察》《区域产业与设计文化考察》《设计行业与产品市场考察成果》三个实践课程,分别安排学生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进行写生;对实践基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见习活动,对区域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赴现代产品设计产业集群城市进行考察和实训。此外,本专业以国内外设计竞赛为抓手,开展导师负责制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项目化教学以强化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湖州市陶瓷博物馆参观考察
师生团队赴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考察
学生与企业设计导师深入交流和创意互动
产品设计专业20210624班陈萧轩同学实践活动作品—《鱼菜共生教育产品创新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20210624班吴彤彤同学实践活动作品—《茶食器具文创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20210624班何诗婷同学实践活动作品—《儿童下肢外骨骼产品设计》
学生作品授权国家专利并荣获多项设计竞赛奖励
五、就业前景
产品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前沿的设计视野、创造性思维、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学生毕业后具备运用整合创新思维完成工业产品项目开发的策划、调研、设计和执行的能力。目前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胜任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机构、智能家居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或高端装备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设计策略管理或艺术设计教育等多元化角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制造业创新转型的的中坚力量。
学生获得实践基地企业颁发的实习证书
产品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生陈萧轩同学在浙江金子星电子有限公司担任工业设计师
产品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生何诗婷同学在深圳市霍达尔仪器有限公司担任工业设计师
六、读研深造
产品设计专业考研氛围浓厚,系部与学院紧密配合,定期精心策划并举办多场考研分享会。专业老师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国内外高校考研要求的精准把握,为每位同学量身定制专属的考研计划,并进行心态调整和答疑解惑。目前2025届学生分别考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
张晓倩,考入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